首页 -> 备考辅导 -> 招教

2012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

时间:2018-07-27 22:33:44 来源:信阳人事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为主线。

2.【答案】A。解析:“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3.【答案】B。解析: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4.【答案】D。解析: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它反映了我国教师劳动态度和劳动目的的辩证统一,是我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教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5.【答案】A。解析: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6.【答案】A。解析:严谨治学是教师必备的素质,其基本要求包括: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要有锐意创新的品质。

7.【答案】C。解析: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儿童中心”。

8.【答案】B。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表明了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示范性。

9.【答案】A。解析: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活动。

10.【答案】D。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属于言语直观。

11.【答案】B。解析:教学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2.【答案】C。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3.【答案】B。解析:结课的形式包括自然式、归纳式、悬念式、比较式、回味式、练习式、拓展式等。其中,归纳式结课是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

14.【答案】C。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讲解、谈话、报告、讨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参观、调查、访问等)。

15.【答案】D。解析:儿童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即少年期。

16.【答案】C。解析: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17.【答案】A。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8.【答案】D。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

19.【答案】C。

20.【答案】D。解析:群体约定指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其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题目中教师利用班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规则的方法属于群体约定。

二、判断题

21.【答案】√。解析: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具体表现为缩小校际差距、缩小城乡差距以及缩小区域差距。

22.【答案】X。解析: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23.【答案】√。解析: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把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为此,河南提出打造全国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使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得到较好发挥。

24.【答案】X。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因此具有强制性。

25.【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26.【答案】√。

27.【答案】X。解析:题干描述不完整,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除了教师自己,还有他人或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

28.【答案】√。解析:学校和社会联合,营造家庭教育氛围,是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29.【答案】√。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30.【答案】√。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1.【答案】X。解析:教师备课不仅要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还要备学生、备教法。

32.【答案】√。解析: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含义重新进行了调整,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33.【答案】X。解析: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的过程甚于研究的结果。

34.【答案】X。解析: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教师威信主要来自于其人格魅力。

35.【答案】X。解析:学习风格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且没有好坏之分。

36.【答案】√。解析:从差异的角度看,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人无法被截然地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的侧面,只是哪种情况占主流和程度不同而已。

37.【答案】√。解析:心理辅导的原则包括:(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

38.【答案】X。解析:教师对良好的心理气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39.【答案】X。解析: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青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求,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40.【答案】√。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相似性;(2)原有的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其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包括:①学习者的背景知识。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也越差。③学习策略的水平。

三、案例分析题

41.【参考答案】

(1)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案例中王老师坚持认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这体现了她崇高的职业道德。“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显然,王老师已经达到这一层次。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王老师在教室不能使用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到学生家里上课,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

(3)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案例中提到王老师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这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天职,也体现了其爱岗敬业的精神。

(4)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王老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正是关爱学生最深刻的体现。

(5)老师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找出自己在施教过程中的不足,学习其高尚的精神,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坚守岗位、关爱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

42.【参考答案】

材料中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强硬拒绝,而是了解其原因。这种做法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民主平等的特点。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体现了课堂民主的氛围,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

(2)该案例中的教师在了解缘由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这体现了教师正确的学生观。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在于构建学生主体。并且,自主学习也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3)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向案例中的教师学习,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论述题

43.【参考答案】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应首先提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教师首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这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选拔热心为集体服务、团结同学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班主任在接到一个新班级时,要及时做好这项工作。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级教育活动主要是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和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部分组成.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只有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才算真正意义上形成。

44.【参考答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首先,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其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再次,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①头脑风暴法;②直觉思维训练;③发散思维训练;④推测与假设训练;⑤自我设计训练。

五、作文

45.【参考范文】

责任编辑:admin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