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考公告
职业资格
新闻动态
备考资料
专题专栏
考友互动
 信阳市平桥区2024年公开招聘政府购岗人员核减部
   信阳市平桥区2024年公开招聘政府购岗人员报名工作已结束,按照《信阳市平桥区2024年公开招聘政府购岗人员公告》“..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欢迎进入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http://zwfw.mohrss.gov.cn/)
 淮滨县人民医院2024年公开招聘合同制专业技术人
   根据创建三级医院和业务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人员165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指导原则坚持公..
教师关注
他的激情为教育而燃烧——记原信阳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吴高春
2014-05-20 18:17:35 来源:信阳市教育局 作者:扶红霞 陈骁勇 裴祖军 【 】 浏览:3050次 评论:1
    笔者初识吴高春老人,是在信阳市教育局关工委办公室。82岁,他依然葆一颗赤诚丹心献身信阳教育,仍然无悔无怨地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劳苦奔波。言谈中,他精神矍铄,思路敏晰,神情温和,似曾有邻家大爷的慈蔼、朴质。他常说他的一生普普通通,工作平平淡淡,不愿多谈,而通过他的一些自述以及此后他的老同事们叙说,才知道,他人不平常,生不平淡。
 
    吴高春是新中国成立后信阳基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1932年出生于固始县。1951年起进入教育系统,历任淮滨县张庄区小学教师,淮滨县张庄区文教干事,信阳专区文教局科员、副科长、科长,1978年至1993年任信阳地区教育局副局长。1993年退休后任信阳地区教委关工委顾问,1999年至今任信阳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他任地区教育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15年间,努力当好局长助手,和同事们一起,通过抓基础、打“教育翻身仗”,信阳教育质量由全省垫底跃居全省前列。在关工委任职后,他20余年如一日,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播洒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他好学笃行,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出版多部文集。他从不追求物质享受,对名利权力极为淡薄,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了一大批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他的教育情怀、务实作风、开拓精神、清廉风范,堪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有一种执着精神——
              “学习是我一生的追求”

    吴高春活到老学到老。他总结自己82年的人生经验,浓缩为一句话:“学习是我一生的追求。”吴高春爱学习,买书、看书,写作成了他几十年的习惯。
    吴高春在职期间,他的一些教育论文曾在《教育时报》、《河南教育》等报刊发表,收入《论基础教育》、《教育经济透视》等书籍,曾获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优秀论文奖”、“河南省教育局长论文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科研所优秀成果奖”。退休后,他著有教育论文汇编《灵山教育文稿》,散文集《往事漫记》、《幽情闲记》,诗文集《余晖闲吟》,游记《旅英随记》等。他花甲之年写的《浉河风光记》刻印在浉河景区的画壁上,备受游客赞赏。
    吴高春执着的求学精神源自于家族的遗风。他出生于固始县书香世家,其祖上十多人考中进士,而且多有著述。其中吴其濬在嘉庆二十二年考中状元,是《辞海》留名的植物学家。可是到了吴高春童年,固始吴氏家族早已衰落,但通过“耕读传家”祖训的教导,执着的求学精神早已渗骨入髓。他年幼时读私塾五年,小学初中时期每年暑假还在私塾读书;他曾读过家中7大木箱线装书籍,至今都能如数家珍地罗列出来,让人历历在目。高一考试成绩优秀,学校免去了五斗米学费,他把米卖掉,全部买了学习用书。
    吴高春勤学多思,善于从个例教育现象总结出普遍规律。1954年,任乡文教干事的吴高春被抽到信阳专区去参加信阳第一小学的整顿工作。他不断观察、思索、分析、整理,并与自己所学前苏联教育家的理论相印证,两个月内,写下了厚厚的一本笔记,应邀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为唯一发言人发言。随后,他被安排到省教育厅在洛阳进行的小学整顿试点工作,受到了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召见。总结这一段宝贵的经历,吴高春经常告诫后学未进:要想在人海茫茫的社会里得到一席立足之地,就得勤奋地工作与学习,勤奋才能改变不顺的命运,创造顺利的环境。
    在时代的风雨中,吴高春的求学路异常艰辛,没上大学是他一生的遗憾,却成为他一生勤于学习的不竭动力,更激发了培养更多优秀学子为己任的毕生追求。他虽然没进过大学校门,却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成为行业的领头人。在15年的教育局副局长位上,他除了工作就是学习。他自己规定,工作再忙,每天也要看一个小时的书。他自学了语法、修辞、逻辑、文艺评论、文学史等课程。他涉猎甚广,读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人才学、教育史、教育家传记和现代脑科学、营养学、社会学、公文学等书籍。为抓教学质量,他啃下了高中9门课程,能够在课堂上听得出老师讲课的疏漏。
    英语学科曾是吴高春的短板。有研究表明,人的语言天赋形成于10岁以前。可是吴高春却以惊人的毅力,在中晚年开始学英语,用他的话说,工作期间学英语是为了“下基层,进课堂”,退休了学英语是为了“保持记忆力,与遗忘作斗争”。吴高春学英语达到痴迷的地步,一见到外国人总要上前说几句。在英国女儿家,他总想方设法与外国人对话,有拿不准的地方,他拿出随身携带的英汉词典翻阅。用他小儿子的一句话就是“我爸学英语就是死皮厚脸”。就这样,他从英语的门外汉成为能听得懂高三全英语讲课、能与外国人进行日常交谈的入门人。他在《学英语》一诗中写道:“学修英语欠钻研,异趣新音伴晚年。”可见他把异常艰苦的学习活动作为了一种人生乐趣。
    同事姚晓梅称赞吴高春的为学精神:“一生好学,是自学而成才!他的所有稿件都是躬亲执笔,每次演讲都亲切感人,极具鼓动性。”信阳电大校长韩勇建有感其耄耋之年仍以旺盛的精力创作,写诗赞叹:“笔耕炎夏汗如雨,鬓染秋霜文似山;黉苑一生心益洁,清风两袖步维艰。”
    吴高春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知识的孜孜探索,依然是当今年轻人投斧求学、牛角挂书的活教材。
 
    有一种教育情怀——
              “先让孩子们能入学再说”

    在历次风浪中,吴高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在教育上他能够立于实、敏于事、精于业。他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汇集了很多想法和经验,甚至推广到全省。
    1962年春天,三年自然灾害的伤痕尚未抚平,由于无力供养,省里要求“乡小一风吹”。于是,农村除了中心小学之外,乡村小学全部砍掉了。乡村小学“一风吹”,孩子们无处上学了,私塾学馆又应运而生。这些私塾学馆参差不齐,所教授内容大多为封建迷信思想。1963年暮春,吴高春和两位科员受局长派遣去商城县四顾墩公社调查这类学馆的情形。他们翻山越岭,几经摸爬,取得第一手资料。回来后,吴高春连夜起草了一份报告,分析私塾学馆出现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
    怎样解决农村和山区的孩子们上学问题呢?这个问题时刻萦绕在吴高春的脑海。同年秋,局长又派吴高春奔赴潢川调研,总结耕读小学的经验,以代替私塾学馆。所谓的耕读小学就是教师就地取材,生产队聘用回乡的中小学毕业生任教,报酬就是记给稍高于同等劳力的工分,教室就是磨坊、过道、牛棚,学生自带桌凳就近入学,半天学习半天干活。此类学校很容易办,经专区文教局大力倡导,潢川经验一经传开,耕读小学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兴起。不到半年,全区的民办耕读小学学生就达33万多名,大大超过了当时公办小学26万名的规模。
    1963年冬,吴高春又跟随局长一行到新县的连康山调查,他们穿密林,攀险径,上峭壁,下悬崖,气喘吁吁,饥肠辘辘,终于见到了耕读老师夏光伟。夏光伟是潢川师范毕业,自愿上山任教,巡回教学8年,计程25000余里,三遇豹子,五逢狼豺,十二次强渡山洪,按时送课给孩子们。这些事迹深深打动了局长和吴高春一行。这次调研,有经验,有典型,收获颇丰,为后来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耕读教育奠定了基础。
    为了推广耕读小学经验,连续17天,吴高春和他的同事都是凌晨两点睡觉,第二天按时上班写经验,写汇报,写领导讲话稿。他曾经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给地委宣传部撰写汇报材料。
    由于信阳地委、专署高度重视与加强领导,全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信阳专区耕读教育出现了鼎盛时期,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64年8月,信阳专署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省教育厅厅长亲临大会讲话,信阳专区耕读小学的经验很快在全省传开。9月,《河南日报》头版发表了信阳专区兴办耕读小学的专题报道;12月,又刊登了信阳专区《发展耕读小学多快好省地普及教育》文章。次年4月,全国召开了半耕半读教育会议,教育部印发了信阳专区的经验专辑。11月,省教育厅厅长率领全省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分乘16辆大车,在潢川、固始参观耕读教育。12月,教育部长何伟亲临信阳视察。在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在信阳这块贫穷的地方,正因为办了农业中学和耕读小学,才使大批少年儿童有了入学机会。文革前期,全地区共有59.3万名小学生,其中33.3万人在耕读小学就读,占56%;全区3.9万名初中生,有1.9万名在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初中就读,占49%。耕读教育的实践,满足了群众就近入学的需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过重大贡献。
    1971年,刘少奇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受到批判,全地区2000多所耕读学校犹如万花纷谢,很快就无影无踪,30多万少年儿童重新失学。吴高春和同事们多年的辛勤劳动,被政治运动全盘否定。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吴高春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管哪个阶级的知识分子,也不管谁专了谁的政,埋头做普及小学工作,先让孩子们能入学再说。于是,吴高春亲临一线,总结了潢川县上油岗公社办简易小学的经验,写出了“反复抓,抓反复”普及小学的材料,局长看后称赞很好,立即印发到全地区。吴高春深知上油岗公社遍地开花小学,不是板上钉钉,而是风雨飘摇,说不定来阵什么风,又会被吹光。有没有比较牢靠的办学路子呢?局长和吴高春等人都在苦苦寻思。不久,局长考察了罗山县周党公社合丰岗小学罗荣玉老师多种形式办学的好方法,回局后,立即派吴高春去总结经验。吴高春住校四天,写出了“多种形式办学,普及小学教育”的经验。此经验报至省教育厅后,被印发到全省的各个公社。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耕读小学的废墟上,信阳小学教育又旺盛起来。到1975年,信阳地区已有14697个教学点,30643个教学班,113.7万名学生。
    同事赵朝阳评价耕读教育说:“现在活跃在信阳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领军人物,大都是当年耕读教育和多种形式办学的受益者。作为当时的实践者,吴高春可谓居功至伟。”
    百年大计,教育为基,教育一举一动关乎国计民生,所以教育工作者言不可乱发,笔不能妄动。要向别人传道,先要自己懂经。吴高春数次亲临基层,潜心调研,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执笔写材料宣传推广耕读小学,这种为民务实的精神相当可贵。
 
    有一种奋斗勇气——
              “把锅底翻个底朝天”

    吴高春对信阳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实地调研,问计于民,是他干事的两大法宝。他经常带一支笔、一个本,“下基层、进课堂、交朋友”,上午看,下午写;白天看,晚上写;经过思考酝酿,形成一套工作思路,用于指导实践。在局领导支持下,他带领全区教育工作者一起打了一场漂亮的“教育翻身仗”。
    1978年9月,吴高春担任信阳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分管业务工作。“文革”刚过,百废待兴。那时全区中小学教舍48.89%是破危的土草房,48.3%的学生用土桌凳,大批教师学历不达标。当年全区34493人参加高考,录取702人,仅占报考人数的2%,在全省处于垫底位置。1986年高考,信阳考生理工类张天明考641分、文史类吴久春考584分、外语类朱建民考556分皆名列全省第一。三名状元“爆发式”集中在一个地区,引起全省瞩目,《河南日报》做了专题报道。1987年高考,信阳地区13915名考生,理工类人均总分399.81分,文史类人均总分399.47分,分别高出全省人均总分30.08分和34.16分,两大类人均总分全省第一。文理共考13门课程,信阳地区人均分数9门位于全省第一,3门位于全省第二。此后每年高考,信阳地区的人均考分均名列全省前茅。到1993年吴高春退休之时,全地区13855人参加高考,考取4451人,考取率32%。
    从2%到32%,从全省末尾到全省夺魁,吴高春和全信阳市的教育工作者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上任之初,吴高春“面临困境心不寒”,首先开展实地调研。仅仅1978年11月中旬,他在信高就听了28名老师的讲课。经过深思熟虑,他以“不畏艰难敢登攀”的勇气和大家一起研究“打教育翻身仗”问题。他提出首先来个“骑马三部曲”:第一步,在望尘莫及的位置上奋力驰进;第二步,紧紧抓住“先进骑手”的马尾巴;第三步,跃上马背,与“先进骑手”并驾齐驱。都说周边地区教育质量比信阳好,信阳是“锅底”,于是就来个“砸锅三部曲”:第一步,从“锅底”奋力跃升;第二步,把此锅砸成平底锅,与周边地区教育质量拉平;第三步,把锅底翻个底朝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骑马三部曲”、“砸锅三部曲”相配套的还有精心研究制定的一步步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措施。
    要打胜仗,首先要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吴高春富于改革精神,他用“创造性”三个字来概括教育行政管理的思路。他说,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有创造性的校长、创造性教书育人的教师、创造性氛围的学校。他反对把学校管得太死,不主张行政干预学校,不希望教育工作者当上面指示的“传话筒”。他主张在培育创造型人才的前提下,校长办学、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学习都应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时光跨越30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提出创新型社会、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等命题。当重新审视我们教育的发展史时,无不为吴高春当年实事求是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高瞻远瞩的眼光所折服。
    为了给大家打气,吴高春在信阳教育界提出了“三心”、“三气”:爱国心,自尊心,事业心;有志气,不服气,争口气。爱国心就是悠悠祖国情,耿耿报国心,为培养后代竭尽全力,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自尊心就是力争上游是人的本分,甘居下游是人生的耻辱,全力夺取令人敬羡的业绩,绝不留下平庸无能的形象;事业心就是人生在世,事业为重,校长的事业是办名校,教师的事业是育英才,全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事业是打一场名垂青史的“教育翻身仗”。此后,经过数年的观察实践,在1982年全区高中校长会上,吴高春发表了《校长的本事》的演讲,指出校长要走“群众路线”,最大的本事就是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要求校长对待老师做到尊重、友情、激励、带头“四原则”。经过多年努力,信阳教育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艰难困境,逐步转向“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的感人局面。信阳教育界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士气”优势,为以后信阳教育叫响河南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时,信阳教师队伍70%都是民师,为了解决部分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在地委宣传部领导和局长的热情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吴高春又总结出了一套“三三制”培训师资的方案。这“三三制”就是大学本科、专科、中专三级函授;地区、县市、公社三级短期轮训;高中、初中、小学三级定点备课。三级函授是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文化知识,求得学历合格;三级轮训是针对教学急需,向教师传授专项知识;三级定点备课是定期定点召集教师研究教材教法,扫除教学中的“拦路虎”。“三三制”的师资培训既适应了长期需要,又解决了燃眉之急。从1980年到1985年,全地区有1.8万名教师参加了“三三制”函授学习,3.8万名教师接受了“三三制”短期轮训,6万多名教师坚持“三三制”定点备课。对于“三三制”,70后教育工作者翟娟印象深刻:“那时我还小,记得每周一到周五、周日晚上,妈妈总是提着小煤油灯到学校办公室与同事们一起集体备课。每年寒暑假,妈妈都要外出培训一段时间。我们乡下村小的成绩不比县城差,用时下一句话就是‘真正实现了教育均衡发展’。我是‘三三制’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通过推行“三三制”,信阳在全省抢先一步抓住战机,从提高师资水平上取得突破,掌握了中原逐鹿的主动权。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基础抓起。吴高春上任伊始,信阳小学教育是“沙滩基础”,初中是“麻杆腰”,高中的“花朵”当然开不好。于是,在局长统一安排部署下,他带领大家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方面,提出“五重方针”:重基础,重平时,重课本,重课堂,重智能培养。各种教学活动,实行“三实原则”:从实际出发、求实用、讲实效。对教与学都提倡“严、细、实”的“三字作风”,反对“粗放耕作”。小学“沙滩基础”怎么办?就来个“治沙工程”。按教研室提出的意见,由教研室操办,用三年时间,组织全地区小学教师学透学熟课本;再用三年时间,以作文教学和应用题教学为重点层层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最后用三年,组织“三高接待课”活动。“三高”是一堂高水平的示范课、一次高水平的评议、一篇高水平的总结。经过十年努力,小学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中央教科所专家到罗山县听课后,颇感惊奇地对吴高春说:“你们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同城市差别不大啊!”初中“麻杆腰”怎么办?吴高春就来个“固腰工程”,向“麻杆腰”中插进“钢筋棍”。按局长安排,全区挑选50所初中,集中力量,首批办好,办出水平,办出经验,办出成果,一面向高中输送优秀新生,一面带动其他400所初中提高水平。
    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吴高春还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他经常深入班级,叮嘱师生要确保睡眠时间,坚决反对疲劳战术;要求师生饭后不要看书,避免大脑和胃肠争夺血液供应而两败俱伤;下课一定要走出教室,打开门窗,更新室内空气,保证学习时大脑对氧气的需求;要求学校课间播放音乐,组织学生做操,调节左右大脑功能;动员穷山区的孩子每天回家向妈妈要鸡蛋,争取每天吃一个。
    小学“沙滩基础”改造好了,初中“麻杆腰”加固了,信阳教育前进的信心更足了。自1986年后,信阳地区高考成绩连年在全省夺魁。教育事业成为信阳对外展示的靓丽窗口,培养的大批人才成为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说吴高春是新中国成立后信阳基础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连忙摆手:“工作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吴高春干教育,爱教育,钻教育,精教育,也锻炼出了一批精兵强将,许多他带领的素质优良、年轻有为的同事、下属、教师都升任更高级岗位了。他经常勉励后生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老骥伏枥心难尽,事业自有后来人。”话语中包含了对年轻人的期盼,更渗透了一位长者甘当人梯、俯身为牛的情怀。
 
    有一种奉献意识——
              “我们是等待第二次开发的人才资源”

    吴高春退休后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省关工委评价他“就是一个拥有一片赤子之情、葆一颗不老童心、献身教育事业、从事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恰如其分。他在《晚晴》一诗中动情地写道:“斜阳不叹黄昏近,漫撒柔晖悦目明。”鼓励他的老伙伴们,不因年老而感叹,要以自己的余晖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出悦目的光彩。
    在关工委主任的岗位上,吴高春依然高标准要求自己。他要求自己和全市教育界的关工委同志,都只办实事、不挂虚名,挂虚名问心有愧,办实事才对得起下一代。他总是劝勉老伙伴们说:“我们应该有‘白首童心’。就是说我们虽已‘白首’,但要葆一颗童心,有对下一代的爱心;我们的‘青云之志’就是做好关工委工作,有为下一代造福的美志。”吴高春还勉励老同志说:“我们老年人不是废人、不是包袱更不是累赘,而是财富,是等待第二次开发的人才资源。我们要给社会、给后代留下良好的形象。既然做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就要努力做好,力争工作出色。”
    如何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吴高春和关工委一批老同志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例如,市教育局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关工委就组织“知荣辱,树新风”活动;市委、市政府实施“六城联创”,关工委就开展“我为六城联创添光彩”活动。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让广大少年儿童参加到经济建设中来,发挥了“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关工委的工作总是从老年人的实际和优势出发,办成一件是一件,力求落实,力求卓有成效。”吴高春劝诫同事们说。
    作为劳务输出大市,信阳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败。吴高春和关工委的老同志敏锐地发现这个难点,努力推行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他以古稀高龄亲自调查研究、指导试点、筹备会议、总结推广经验,促进“三结合”教育逐步展开。吴高春先后执笔修订了《关于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教育结合的意见》、《信阳市家长学校工作规程》、《信阳市家长学校教学计划》,起草了关于开展社区教育、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检查评选先进家长学校、创建先进社区教育单位等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目前,信阳市1000多所家长学校办学日趋规范,3000多名家长学校教师(含离退休老同志)开展家长教育,30多万学生家长系统学习先进的家教理念和知识,放任不管和野蛮教育的现象大为减少,一个个家庭正在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省教育厅关工委在信阳市召开了家庭教育座谈会、家庭教育现场会,面向全省推广信阳经验。信阳市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家庭教育先进市、示范市;在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的“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文活动中,信阳市11次获教育部关工委组织奖,3次获教育部关工委先进单位奖。
    提起吴高春的工作态度,关工委工作人员方俊说:“老吴主任是主动要求工作,主动参与工作,关工委所有简报和大部分文件都是他亲自起草。2014年刚过完春节,他大病初愈,就主动到办公室要求工作,我们年轻人自愧不如。”
    官不在大,可畏德馨;职不在高,谋权为民。吴高春几案劳形60年,至今仍觉不悠闲。无论他身处何地,官处何职,都能舍身忘我,鞠躬尽瘁,无不体现出一个共产党人亲民为民的高贵品格。
 
    有一种典范家风——
              “首先教会孩子关心别人”

    吴高春一直心系教育,很少顾及家室,再加上“大跃进”、“反右派”、“民主补课”、下乡住队、“文化大革命”等等运动一波又一波,吴高春和孩子们聚少离多。但是对子女的教育却丝毫未减。良好的家风源于他持身以正、言传身教。
    对孩子们的教育,吴高春夫妇是从牙牙学语开始的。“我们首先教会的就是让孩子关心别人,不能只顾自己。”这是吴高春对于教育子女经验总结。一天,女儿慧儿又渴又饿,看见桌上一杯白色的水,不知是喂弟弟的牛奶,尝着好喝就喝光了。妈妈严肃地批评了她:“见到好喝的东西,为什么不想别人?为什么不问大人?为什么只顾自己?”吴高春还讲了一个故事:两岁的小儿子元儿腹中饥饿,看见单位同事唐守才拿着白馍,就跟在后面喊了两声唐叔叔。唐叔叔就把馍给了他,他不敢吃,回来告诉妈妈。妈妈生气地说:“这么没出息,饿了就要别人的东西?你饿,人家不饿吗!”元儿哭了,流着泪把馍还了回去。
    与母亲的“言传”不同,吴高春更注重“身教”。他说:“我平生烟酒无瘾,买书看书却有瘾。”买书、读书、藏书,是吴高春的最爱。他早期教孩子们数数、认字,带领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常问为什么。他省吃俭用,为孩子们买了很多读物。三个孩子大学毕业后,爸爸深感愧疚地说:“你们来到爸爸家,爸爸从小对你们关心教育不够,家庭条件不好。”大儿子立即说:“还不好啊,你买了那么多书,对我们可有用了。”
    书香门第和吴高春本人的买书、读书、藏书的“身教”行为,对他的孩子们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他的三个孩子都是被“文化大革命”耽误了的一代。但是,他们都能以顽强的毅力依靠自学而考上大学。女儿上山下乡当农民时,白天劳动一天,晚上在马灯下刻苦学习。后来考上了长沙铁道学院,进而考上研究生,毕业后又考上了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南岸大学博士研究生,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在会上发表论文和讲话。大儿子通过艰难的自学,以超出重点大学录取控制线的成绩被郑州大学法律系录取。二儿子在所谓的“教育革命”、“只见学生扛铁锹,不见学生背书包”的情况下从技工校毕业,又通过自学考上了北京商学院,后来,还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三次课。其孙辈也是个个优秀。“大学只亏待了我一人,并没有亏待我的家庭。”吴高春欣慰地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为人父母,教育子女,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欲推己及人。吴高春教子读书向善,遗子孙以清白,真可谓是当代好家长。
 
    有一种淡泊风格——
              “来了荣誉却给我,影响多不好!”

    吴高春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堪称干部的表率。有一次,吴高春到沈阳出差,在车上,他已经饥不可耐了。过来一个卖卤面的,三元一盒,他没舍得买。一会过来一个卖面条的,二块钱一盒,他还是没舍得买。最后,面条凉了,降价一元,他才买了一盒狼吞虎咽地吃了。还有一次到丹东出差,天黑了,吴高春为了省钱,找了一家简陋的小饭店,花了一元钱买了一碗豆腐汤和一碗米饭。因豆腐汤淡而无味,桌上放了一碗很像食盐的白粉,他就向汤里添了一点,不咸,又添了一点,还是不咸。一问卖饭的,才知道是擦桌子用的碱面。回来说起在丹东喝碱汤的笑话,同事们在大笑之后,又为他的节俭而感动。与他共事多年的赵朝阳回忆说:“一次,吴局长开会作报告,谈到激情处,大袖一挥,破毛衣的线头从袖口‘脱颖而出’。有时天很暖了,他还披个大棉袄,让他脱掉,他说不能脱,脱了里面的衬衣破得没法看。”
    吴高春在职期间,洁己正心,公正办事,从不收礼。他说廉洁能聚人,律己能服人,身正能带人,所以本着为民的公心办事,提出建议领导大多都会采纳,布置的工作同事们都乐意完成。许多基层校长、老师和吴高春都是朋友,经常来找他谈心。按照信阳风俗,登人家门总要拿些鸡蛋、猪肉等土特产。朋友们回去时,吴高春总在家里搜罗一番,找些烟酒等物品,非要让朋友们带回。朋友一合计,带去的东西还没有吴高春回礼值钱,一来二去,朋友们知道了吴高春的习惯,来时就不再带礼品了,以免领导向里贴钱。赵朝阳至今仍记得一件事:吴高春退休后,常年患高血压,怕热。一年夏天,几个老同事给他买了一台空调。事后,吴高春到商场打听到同款型号的空调价格后,全额将钱退回同事。几个老同事都很后悔给他添了个大麻烦。
    吴高春无求宦达,不矜名誉,虽有功而不傲,鲜有个人荣誉。他经常向人炫耀一张落款为1969年的奖状,笑着说:“到下放那年,我已经工作了20整年了,没年没节没星期天,常常工作到深夜,年复一年地拼命工作,都没得过一张奖状!下放当农民却得到了,虽然只是公社发的,却是贫下中农评选的。”教育局很多老同事至今还记得,曾经有一次局里多数同事推选他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他坚决推辞:“我正指挥全地区打教育翻身仗呢,来了荣誉却给我,影响多不好!”最终名额分到了学校。退休后,吴高春任关工委主任,因工作突出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省教育系统“双十佳”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除此之外,倒是一摞摞国家级、省市级论文获奖证书,彰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业务的精湛。
    吴高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是一个耐读的人,更是一个为教育奉献终生的人。他在《玉烛》一诗中写道:“玉烛身清未染灰,燃尽莹莹千滴泪;轻烟散去不回归,深情默默献余辉。”虽是四句诗,却是他82年人生的写照。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最新资讯
招考信息
教育新闻
就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