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考公告
职业资格
政策法规
新闻动态
备考资料
专题专栏
交流互动
 信阳师范大学2025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成人学历
   学校简介信阳师范大学(XinyangNormalUniversity),简称信阳师大(XYNU),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创办的第一所本..
 “本升专”竟然成真了,“回炉”只为好就业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干了件“炸圈”的大事——发布招生简章,要给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
 关于印发河南省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办法和岗位设
   各有关省辖市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编办,各有关高等学校:为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
教师关注
固始县教学研究室黄朝彬:一门不该遗忘的课程(三)
2014-03-13 11:31:25 来源:固始县教育体育局 作者:黄朝彬 【 】 浏览:6736次 评论:0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别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存在本质区别:学科课程是基于或主要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开发的,掌握必要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是学科课程的直接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获得关于探究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以个性健全发展为根本鹄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各门学科课程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体验、感悟、学习方式等等不仅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也运用于各学科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体验与学科课程中所获得的体现于学科知识、技能中的间接经验,二者是交互作用、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
    在实践中,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但是,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性活动不能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区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但又是需要校本化开发来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由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一般活动的区别:一些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没什么两样。应当说,1992年以来活动课的研究和实践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过去开设的活动课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最突出的就是在学习活动方式上,“活动课”没有强调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其基本的活动方式还是晨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等,而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等。我们应该谨防新瓶装旧酒,谨防穿新鞋走老路,谨防用过去的活动课的理念和做法来同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一)学校层面的要求
    1、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或主抓业务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教研组、共青团、少先队及骨干教师为成员。负责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管理和评价、指导等工作。
    2、调配专兼职教师。各学校应根据情况安排好教师,以兼职教师为主,规定每位教师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任务,列入考核目标,确保课程的真正落实。
    3、各中小学校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期或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4、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列入课程表,按教育部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初中、到高中每周平均3课时。
    5、各学校要将教师承担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务情况与教师业绩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工作挂钩,确保该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6、各中小学都要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情况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该课程在实施中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确保该课程的生命力。
    7、各学校要加强综合实践课程评价工作的研究,遵循课程评价的多元性、整体性、过程性,从课程实施效果、教师工作质量、学生素质发展三个层面建立评价机制。制定“校本化”的评价方案或制度。
    (二)教师层面的要求
    1、教师要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有关文件要求,学习掌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方法和策略,熟悉业务,丰富知识,更新观念,做一名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
    2、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制定本班课程实施方案,可以是指导一个主题的活动方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方案。
    3、搞好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由学生进行自主选题、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得出结论。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选题,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进行选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如怎样收集材料、怎样测量、怎样实验等;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要主动学生写总结报告,进行交流等。
    4、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很多活动是在校外进行的,需要家长和指导,还有安全的问题,都需要家长的配合甚至是陪同学生一起完成。
    5、及时评价。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评价,及时纠正错误。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表现情况要进行公证评价,以鼓励先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层面的要求
    1、学生要积极参与活动,要改变观念,特别是考试的影响,要全面发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要搞好合作。活动过程中,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所以,同学之间一定要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任务。
    3、开展自我反思性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自己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同学之间要相互检查、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相互鉴赏,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责任编辑:pjj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最新资讯
招考信息
教育新闻
就业新闻